top of page
Search
Writer's pictureOne Kayak

#58 某个午后的阳光里翘班儿二刷《奥本海默》


喜欢诺兰的电影,可以把这些作品当作一个包包来欣赏。做工上乘,一丝不苟,炫技又低调,精美又内敛。看在眼里,如果刚好匹配到观众的审美的话,这些观众会得到很大愉悦。


我这样说,你大概就了解了,我喜欢他的电影,但不算他的粉丝。他的电影精工细作,深得商业大片的精髓,又保有一些坚持,这些坚持成为他的个人特质并让特定观影群体爽到,从而反哺商业成功。相当难得。不至于封神,但值得尊敬。


上月才读到一个几年前疫情期间诺兰受访的稿子,从他自己的话里也可以看出:诺兰不是一个恃才傲物的人,也不是一个天才型导演,他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匠人,同时又具备聪慧、好奇、爱思考等种种优点,以及英国人特有的幽默感。。他谦逊,善用人,给专业人才发挥的空间——摄影、剪辑、音乐等等。

电影工业兼具商业和文艺的双重属性,耕耘的匠人都令我肃然起敬,不管东西本身是不是我的菜。比如阿汤哥,年过六旬,真不容易。虽然阿汤哥做的包包可能属于高调闪亮镶着铆钉亮片的那一卦,也不妨碍我凑近欣赏欣赏他的工艺。而诺兰做的包包刚好比较对我胃口。


《奥本海默》是诺兰推出的新品。总体来讲,是个好包包,完成度很高。在诺兰的水准里,也可以打到85分。缺点可以罗列不少,但也是因为这部电影够水准,也够诺兰的水准,所以观众们才愿意热议。一刷看完,我有不少感受,刻薄评论都附在末尾了。简短来说,从前他的常规操作是自己编个”离奇“故事,再各种炫技把故事回圆,让观众开着脑洞想半天,大幕揭开,观众爽到。但这次他挑战了历史人物传记片。这不是他擅长的领域。他习惯的电影语言和叙事方式,老实说,不太适合这个题材。也许和东家换到环球有关(华纳一般不批准商业大片涉及敏感政治议题);也许和年纪大了,终究想要冲冲奖项有关。


昨天,我正坐着,忽然兴起,拣日不如撞日,直接买票跑去imax二刷了。起因是听朋友说下周要去看,我很讶异怎么一个多月了还没下线。一查,果然还有零星几个imax场次。顺便八卦了一下,全球票房已经到达$777m,不含中国日本市场的数据。据说成本是摄制$100m,宣发$100m,环球抱到摇钱树了。不出意外应该还有奖项。难得诺兰在那么多成功大片之后,还能保持谦虚和好奇,仍在一丝不苟地超越自己,推陈出新。电影赚钱,我为诺兰高兴,更为着自己还能看到他的下一部作品而高兴。有了这部的成功,把tenet的票房扑街扳回一城,他能够获得更多资源和话语权。希望他可以高高兴兴去做下一个包包。观众有眼福了。


去电影院二刷的最关键动力是想仔细听听音乐。一刷的时候,主要情绪集中在迷妹星星眼地看我熟知的物理学家一个个登场,主要脑细胞耗费在对白和叙事结构。这部片子在诺兰电影里算是比较直白友好的,一刷很清晰,没什么疑问,不需要回来看万字长文拉片(tenet,咳嗽)。但实话说,一刷时也确实没顾上分配脑细胞去体会音乐和技术细节。


我家没有5.1,等到流媒体上来也不可能得到影院的音效感受,还是赶紧趁着没下线,去影院二刷吧。果然没有失望。这次我欣赏到了音乐和片子剪辑的精妙配合,还关注到了大量细节和前后呼应的精巧设计。大呼观影很爽。这里其实可以开个文章拉片,但我很懒,而且觉得没什么疑问所以也没必要拉。小细节小匠心那些,或许以后会有其他作者比较勤劳给大家拉吧。我这里就只说两个例子。(传记片,没什么可剧透的)


第一个例子,片子开头,奥本海默放置毒苹果的第二天早上。他疯狂跑回教室,玻尔刚好也在。玻尔给他指了一条离开剑桥、去哥廷根学理论物理的明路。玻尔问,对了,你数学好吗?奥本海默嗫嚅了。玻尔笑说,就算不识乐谱的话,你能听懂音乐嘛?Can you hear the music? 奥本海默说,我能。

那一刻,小提琴响起,全片最轻快的一段音乐,配着奥本海默去哥廷根如鱼得水的心情,一扫之前在剑桥的阴霾。剪辑和音效配合恰到好处。我回来后散步,在apple music听原声,多次听这段,就叫”Can You Hear the Music",连脚步都不由轻快起来。


第二个例子,Trinity试验那里,巨响比光延滞25秒,这里的处理应该是很多人的最爱。我也非常喜欢。之后,在小礼堂的庆祝会上,人们的跺脚声欢呼声爆棚,奥本海默简短发言(随顺大众的情绪的发言)之后,超现实地展现了核弹在广岛爆破的情景,特别recall了光声之间的时滞,虽然时间较短,但仍能和Trinity试验那里构成完美呼应。

此外,跺脚的音效在此段播出以前,已经数次运用在奥本海默接受审查的心理活动背景音上。直到这里才揭示出,奥本海默脑中回忆的声音来自哪里。这个跺脚声和los almos兴建时的火车压铁轨声也形成了呼应。人生的高光和低谷,前行与反思,声音处理得真好。

全片剪辑和音乐都配合得极为精巧,仿佛在欣赏织体复杂又结构清晰的交响乐,让我身心舒畅。

又及,二刷时因为已经知道这个处理,因此在等待巨响时,更从容地仔细观察了每个人的动作和表情。尤其是奥本海默,墨菲的大眼睛如深渊一般讲述了内心的纠结,一句台词或旁白都不需要,真是神级表演。


还有好多细节,比如开头和末尾是同一场戏(特写、“裂变”的涟漪的chain reaction、音乐的主题复现),比如彩色和黑白的不同视角,等等,大家已经说得很多了。想去二刷三刷的同学,肯定能注意到更多细节和呼应的地方,然后被爽到。请尽管去贡献票房吧。


总之,在电影院里又待了三个小时,这是一个极其愉悦的午后。一个人,临时起意,说走就走从班儿上翘出来,看喜欢的电影——逃学犯错的快乐,无以伦比。


特别还要说明,我的朋友听说我拣日不如撞日之后,也直接翘班儿来了,坐在我的斜后方。共谋更快乐吧。)



2023/8/30


附一:

下面附上一刷之后我写的评论。 二刷之后我的观点和理性判断基本没有变化。但还是要一再强调,这部片子给我极大愉悦,无论是纯享乐层面(看到一只精工细作的好包包),还是精神层面(迷妹看到物理学家依次登场,以及关心的政治议题被搬上屏幕)。当然,这次没有得到智商挑战和开脑洞的愉悦,很多诺兰老粉可能不太满意。不过我不太介意这个,我觉得这些是细枝末节,我也不是某个导演或者某种类型片的粉丝。


上礼拜都没买到票。宣传铺天盖地,大家热情高涨。街头巷尾都在热议“Barbieheimer”看哪部。华纳和环球携手赢了暑期。

诺兰从华纳转投环球的第一部,看来票房和奖项都稳了。我今天去看了《奥本海默》,先写些个人感受为敬。

别人的影评我还都没看,细节也没推敲,大家看个乐子吧,有错漏处欢迎讨论。


大家都知道我对诺兰电影的偏爱吧。


奥本海默也是一个我很期待的题材,想着这个电影会讲到物理学和二战,可能会演到玻尔、海森伯格、奥本海默、费曼那些伟大的物理学家…我从预片就开始期待了。


先直接说我的总评:不如Inception、Dunkirk,在诺兰所有电影里处于中游(Tenet附近?)。当然是一部值得去看的电影,从许多方面来讲,也值得许多许多讨论。可以说是一部不错的电影,但作为诺兰的电影,是有问题的。下面详述。


优点:

1)诺兰对这个题材的诠释与当下很相关。他选一个历史人物传记题材,而不是其他太多可以拍的东西,反映了他这几年的思考。一个如此关键的历史时刻,又带出了之后麦卡锡主义时代(说是美国的至暗时刻之一也不为过),集结了好莱坞如此豪华的卡斯阵容,也说明了这个题材在今天的重要和相关。也是要诺兰这样的导演(咖位、英国人)才拍得出来。


2)Trinity试验(第一次试爆成功)拍得太好了,从完全静音,要窸窣背景音响起,光影震撼变幻,到几分钟后巨响传来,过程中众人的反应。这段以电影的光影声效+推动人物情节,堪称完美,是诺兰的水平。为这几分钟,也值得贡献票房了(我当然十分主观)。

3)诺兰这次故事讲得一般,但多线程的剪辑技术仍然一流。彩色与黑白的“裂变“与“聚变”两条线,还是一部诺兰电影啊(作者电影)。


Trinity试验成功后,观众从巨大震撼中醒来,看满屏充斥着欢呼雀跃,却能感知无边的悲凉和巨大的哀痛。因为恰到这里,观众会边看眼前,边想着后来的历史和后来的惨痛。这里当然假定大多数观众都有基本的历史context,但这个情绪高点也是诺兰有意靠复杂叙事和剪辑烘托出来的。因此,可以比较肯定地推断出诺兰的个人观点和他想传达的信息。


短板:

1)慨叹啊,不得不承认,诺兰不如卡梅隆会讲大片故事。也许诺兰会,但诺兰故意选择他的方式。那我也要说,他的方式,不适合这个题材。卡梅隆能把一个众所周知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讲得引人入胜,但诺兰不是这个风格。诺兰讲故事有自己的套路。

诺兰善于用多线程和时空交错来给大家展开一个他描绘的世界,最好是一个大开脑洞的新世界和新思路。然而,奥本海默这部电影的议题如此重要,而事件我们又都如此熟悉——科学与政治,武器带来威慑下的和平还是毁灭的深渊,左翼右翼,成就与幻灭,历史与人性,理论与实践,名声与虚荣,外界的评价与内心的平静,等等。诺兰腾挪辗转、炫技折腾地揭示主题,精巧复杂地讲了半天,就讲了个大家早就知道而且每天都在思考的事。有一种“唉,so what”的感觉。

更无语的是,他电影中揭示的最主要矛盾竟然在Strauss身上。我想,诺兰的着眼点肯定不是某个个人的人品和背后运作的图谋,他可能主要想讲科学与政治,个人抉择和历史碾压那些,但电影的讲述和推动方式无疑会造成错位。

诺兰想讲得太多,以至于失焦,最高潮时大幕揭开,竟显出了一个小矛盾,反而淡化了更普遍更深广的矛盾。哎退一步,多讲讲奥本海默和泰勒(裂变和聚变、发展武器还是限制武器,两位费米奖得主,竞争和犹惺惺相惜的友谊)的矛盾也好过这么多笔墨聚焦给Stauss吧。

吊诡的是,电影里有句台词:当时Stauss担心科学界都在帮着奥本海默,与自己作对。旁人说,没人总谈论你,也不是要特意与你过不去,你根本没有那么重要。

这句台词,难道是诺兰想要反讽一下自己么…


2)诺兰刻画人物其实是短板。作为传记片,他对奥本海默在曼哈顿计划的三年多尤其刻画不够。一个项目总负责人,不可能只有会议室里和科学家们讨论的情节。他得用大量时间管理团队、家属,协调经费和后勤,太多鸡零狗碎。他是一个才能广泛甚至有点长袖善舞的人,才能当此重任,居然还deliver了,这和其他许多科学家都不一样,值得书写。同时,村里这么多科学家、技术人员、家属、军人,有太多小人物小故事可以刻画,同时也就刻画烘托了奥本海默。比如刻画一个小调查记者或者某个工作人员,用一个小小的边缘的切入点,刻画一个小人物,来引出大故事呢。把这条和上条问题一起解决了。可能诺兰不屑于这种好莱坞俗套,但这并不是好莱坞俗套,这是讲故事的一般规律。诺兰竟然在奥本海默之外,一个人物也没刻画好,奥本海默也就悬浮起来,无法落地。

比如说,第一次爆破试验成功(Trinity)后,诺兰拍出了奥本海默的纠结和挣扎,还是不错。但他把周围民众描述为欢呼胜利的大背景,好像大家都是铁板一块。(有一两个哭泣不安和呕吐的人的镜头,但很不够)。其实,从闪击波兰,到珍珠港,到曼哈顿计划起始,到战争尾声波茨坦前的deadline压力,到Trinity试验成功,到看着导弹真的被拖走了,到真的讨论轰炸了,到广播里听说真的炸了广岛又炸了长崎,到日本投降,到广岛惨状的照片传回来…这一步一步,奥本海默的心理如何变化,如何在科研、爱国、反战和守卫人性之间纠结?这里值得更多细节。同时,他周围的人呢?军人、科学家、民众,他们如何一步一步变化,或者不变化,周围的人不能只做幕布和工具。


多说一句,相比之下,不如2001年的富特文格勒的传记片Taking Sides,那部同样有大段二战后的调查和问讯的大段对白。其他的,如前几年高司令演阿姆斯特朗登月的First Man,至暗时刻,美丽心灵等等,都不错的。


3)用星空和涟漪来衬映奥本海默内心,表现黑洞的重力吞噬光线和量子力学,影像固然漂亮,勇气也可嘉。用诺兰自己的话说“我要用电影镜头来表现波粒二象性”。好吧。但我觉得反复使用有点cliche了。诺兰可以做得更好。


我仍然情愿贡献了票房,并且可能会二刷。试验爆破那几分钟的震撼影像,和同时展开的无边的悲凉、虚无乃至荒诞,imax胶片,值得影院现场感受。


诺兰的电影,从电影语言来说,依然上乘。各位老戏骨的表演也可以打满分。


"我是死神,世界的毁灭者”


2023/7/30



附二:

疫情期间,《信条》之后诺兰接受的访谈节选。我有稍微编辑。

这几段的确可以看出他的谦逊和领导力(笑)。他本人不像电影里呈现出的恣肆叙事和瑰丽风格。有些人以为他恃才傲物或者挑战观众智商,其实,他不任性也不傲慢,甚至有点腼腆。他抱着诚恳地想要娱乐我们。老老实实做匠人,为人民服务,让团队开心,为资方赚钱。多好,多想得开啊。


比如说——

问及敦刻尔克的创作

诺兰:老实说,对我来说最困难的问题是,我从未经历过战争,所以制作战争片总有冒失的感觉…我祖父曾在空军服役,他在“二战”中牺牲了。我曾带着我的孩子去拜访他位于法国的墓地。当你看着那些真正死去了的人的坟墓,说,好,我们要把这些变成一场演出,制作一部电影,这非常令人怯步,也很难实现。

问及他的电影与其中的哲学思辨

诺兰:这么看待自己显得太过自满。其实,谈及自己的电影我都有些不好意思。许多人采访会问我,你最喜欢你的哪一部电影?这些问题让我很不好意思,很难回答。因为我的电影是拍给观众看的。

问及创作者直觉和集体理性的冲突

诺兰:我现在非常幸运。和早期不一样,我现在进入了职业生涯的新的阶段,在工作上有很大的自主权…能够遵从本能(本心)来创作。但我仍然和工作室进行很多交流,我尽量和我所有的合作者一起努力,并尽量非常直截了当地解释我正在做什么…从理性方便来看,我是一个负责任的电影创作者,我努力使我们的电影更有效率,使它能更好地为工作室赚钱。


问及创作过程

诺兰:一名导演的工作…很宽泛,涉猎所有事情。对我来说,这不是弱点或优势的问题,而是“整体的平庸”。我必须对很多不同的事情都有些了解,但不一定要成为专家,你周围有专家…我有梦幻般的摄影导演、设计师、后期,我真的只是给予他们关注,激励他们做出最好的工作,我认为这是我很喜欢导演工作的原因之一。无论你想表达的感受多么私人,你做出的东西至多只会和你雇佣的人一样优秀。尤其是编写剧本,如果你只是自己一个人做、用自己的大脑完成所有事的话,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,你必须把一个团队聚集起来,那么,你聚集起的这些人会给你的剧本带来完全不同的技能,以及全新的艺术视角。这就是制作一部有趣的电影的方式,是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
问及《追随》到《信条》二十多年的变化

诺兰说:我生活中的变化是巨大的,我结婚了,有了四个孩子,成熟了很多,这些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你与电影的关联,但我认为我对电影制作的热爱没有发生丝毫改变。随着电影规模加大、影片的成功以及许多事的发生,人的压力可能会越来越大,但抵御住这种压力是很重要的。



转载请联络作者并注明原网站

www.onekayakpanda.com

32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[译稿] 四川好人(1-7幕)

为孟京辉澳大利亚版翻译的中文剧本 2013.12一稿 2014.4二稿 四川好人 原著:布莱希特(Bertolt Brecht) 改编:汤姆 怀特 (Tom Wright) 茅特豪斯剧院 (Malthouse Theatre) 2013 角色列表 沈棠/崔藤...

[译稿] 四川好人(8-16幕)

第八幕 烟草店。 崔藤在柜台上读报纸,不理辛太太。辛太太边打扫边说。 辛太太:我不是爱传闲话,可你也该听听,大伙都在议论沈棠小姐,说她从不回家,整晚住在外面。另外店门口每天都施舍大米,乞丐排着大队。这店已经成了大伙的笑柄。 杨松上场。 杨松:这是沈棠小姐的店吗?...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